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灌西要闻

新时代的灌西人·奋斗者——思政宣讲进滩头、进班组、进机关

发布时间:2025-05-20 阅读量:

大干二季度的热潮中,“青言青语”宣讲团的声音四次激荡在灌西的滩头、班组、机关。灌西工会以“大课堂”为经纬,以“小切口”为针脚,用“身边人”的榜样力量,讲好“身边事”的动人篇章,让“传承”的星火在“青年”手中迸发新辉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思政宣讲,成为激励全体灌西人奋进的精神引擎。

宣讲(2)

宣讲(3)


“身边人”与“身边事”

在灌西,榜样从不是高悬天际的璀璨星辰,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暖灯火。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身边人”,用一桩桩朴实无华的“身边事”,诠释着新时代灌西人的奋斗精神,成为引领大家前行的力量。

在原盐生产的滩头,江苏省劳动奖章获得者祝星星就是那束最耀眼的光。破晓时分,盐田深处那枚闪耀的军徽,是他的独特标志。转业不转志的他,将军人严守纪律、雷厉风行的作风融入班组管理,将班组打造成盐场攻坚克难的“尖刀班”。他的“盐场精神”是苦咸熬出来的担当,是卤水泡出来的意志,是“忠诚如盐、纯粹若晶、奉献似海”的坚守,是“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沉淀。

当宣讲走进机关会议室,二十年如一日守护旱厕的尹加根,同样直击人心。“工作如同旱厕保洁,越是别人不愿去的地方,越能照见初心的纯度;越是需要坚持的岗位,越能丈量生命的厚度!”他用一把铁锹书写着平凡中的伟大,七千三百个日夜的48本民生台账,比任何宣讲都更有力量——在他看来,“能让百姓竖起大拇指,就是最高荣誉”。这正是一个劳动者对“光荣”最生动的诠释。

这些“身边人”的“身边事”,让“奋斗”二字褪去抽象的外衣,变得具体、温暖且充满力量。

吴(1)盖(1)袁(1)(1)86(1)


“传承”与“青年”

“盐场精神”的火炬传到新一代灌西青年手中,始终保持滚烫的时代温度。以大学生为主体组建的“青言青语”宣讲团,在与劳模先进们一对一的采风中,深刻领悟“劳动、奋斗、工匠”的核心内涵,将榜样故事凝结成动人的篇章,让榜样力量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一严、二简、三恒”是匡洪忠独创的工作法,“主缆绳辅助运行器、滑轮紧绳器、盐池破渣器、池堰修整器”是他参与研发的创新成果。三十二年如一日,无论风雨如何肆虐,匡洪忠坚定的身影始终穿梭在盐滩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刘馨中展示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

章保卫每天清晨早早来到盐滩,列任务,巡盐池,简单而枯燥的工作,一干就是37年。蒋博臣在与相处中感受到了他的“工匠精神”。在最后一次访谈中,他望着正在扒盐的盐池,语重心长地对蒋博臣说:“等我们这些老家伙退休了,一定会有新的娃娃接过我们的接力棒,我相信咱们公司一定会越来越好

936名转岗工人“零差错、零投诉”、326万元复杂款项的理清、20万元税费节约……王妍用一串串数据讲述了别红梅用专业智慧书写的责任答卷。然后奋斗背后的付出与坚守,是堆积如山的报表、迫在眉睫的审计、永远在倒计时的申报期限,还有眼睛中像被揉皱的财务报表一样纵横交错的红血丝、滴药时仰起的又清减了几分的脖颈线条

这些鲜活教材、殷切的期盼,终将化作青年前进的动力,激励着他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f(1)9(1)


“大课堂”与“小切口”

灌西的发展是一本厚重的“大课堂”,海盐产业的传承创新、民生服务的精耕细作、一线岗位的突破进取,处处都是奋斗者的考场。而新时代的灌西人深谙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他们在看似平凡的“小切口”里,凿开了通往高质发展的航道

遗憾没怎么穿过裙子的杨中华,也爽朗的自豪“工服穿在身上就是舒服,就是自信。”面对公司授予的荣誉,她总认为“这些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只是做好分内事。”在她看来,班组的团结向上,盐田的稳定产出,才是最珍贵的“勋章”。就是这样简单而朴素的坚定,让她在“男人战场”制盐一线顽强绽放。

三个灶眼、几张桌椅、二十余载春秋于方寸灶台间林正刚,把重复的日子过成未完成的史诗。灶火日复一日舔舐锅底,盐霜在围裙上结了又化。在某个清晨咬开包子时,舌尖触到的新鲜荠菜香就是他赋予每位员工的温度,也是他“再辛苦也要让大伙好好吃饭”的承诺。

“做养殖,就得扎根池塘。水质、水温、溶氧量,每一个数据都关系着成千上万条鱼的生死”这是他对职业的敬畏与热爱。如何真正站在养殖户的角度思考,让催缴工作变得有温度、有意义?我们在张大叔申请政策后的主动补缴费用和李大姐态度转变后的主动沟通中,感受到他的担当与创新。

这些发生在卤水畔、灶台边、池塘口小故事,恰是灌西人在时代大课堂中书写的情怀

从制盐的滩头埂到生产班组,从机关的会议室到宵洋的物流码头,四次思政宣讲,如同燎原之火,将灌西奋斗者的精神播撒在每一个平凡岗位。每一场宣讲,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份奋进的力量。新时代的灌西人,正以此次思政宣讲为契机,在“大课堂”中找准“小切口”,将“身边人”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传承中创新,在奋斗中前行,共同书写灌西发展的崭新篇章!(杨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