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文苑月刊

《百年孤独》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量:

在读《百年孤独》时,我经常会被七代人冗长重复的姓名劝退,但当真正读完时,才发现这本世界级的名著果然有它的魅力。

首先,需要了解作者马尔克斯为什么会写这样的一部作品?从小遍深受祖父战争政治观念的和祖母迷信色彩的影响,以及整个拉美的历史的了解,为他积累了足够多的素材。一个民族心灵深处的自我认知离不开历史的回望和解读,而《百年孤独》正是通过荒诞的笔墨描绘的拉丁美洲的缩影,也正是马尔克斯对整个拉美民族的警醒。

《百年孤独》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其开创的魔幻现实主义,如时空交错:“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将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便是运用了世界文坛上从未有过的笔法——未来过去将来时,又或是每个人的命运穿插在不同的章节里,导致你可能无法推测第一代乌尔苏拉具体的年龄;如光怪陆离的魔法:马孔多之王老何塞死去时下了一天一夜的黄花雨,吃土的少女丽贝卡,天使蕾梅黛丝会拽着像阿拉丁神话里的飞毯的床单缓缓升上天空,喝下一杯巧克力就能离地十厘米的神父,一场会下四年十一月的大雨……在整本书荒诞的基调下竟也显得意外合理。

当我读完百年孤独七代人命运时,只能感受到由狂热、固执组成的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

因为害怕孤独,奥雷里亚诺上校将自己投入到战争中,最终又在战争的侵扰下变得残忍,昔日的屠龙少年终究变成了恶龙,当下属马尔克斯触景生情对着他说:“上校,马孔多下雨了。”回答他的是长久的沉默和“别傻了。”这个作者笔下偏爱的人物在发动了大大小小三十二场战争后决定结束战争,赢得了比发起战争更为残酷、壮烈的失败,此后余生克制自己不去回忆在小作坊里度过自己的余生。因为害怕孤独,阿玛兰妲与上校相反一次次的掉入回忆的深渊,于是被怨恨腐蚀,但与上校相同的是她一次次的缝制又拆毁自己的寿衣,如同上校一次次的熔铸又重造小金鱼一般。

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个人都在重复祖上的孤独,当孪生兄弟何塞第二和奥雷里亚诺第二下葬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醉酒汉的失误结束了两人一生的换名游戏,反而是两人正确的归处;而与四代人都发生过关系的庇拉尔尽心的隐瞒他们的身份,用母亲、祖母、曾祖母的温暖为每个孩子出谋划策……马孔多的每个居民都有自己的孤独。

随着战争的过去,怨恨的消失,马孔多迎来了真正的衰败——殖民。“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这个名词揭开了拉美大陆永恒的伤疤——拉丁美洲不断被侵略、殖民如此循环往复的历史。一根香蕉开启了拉美百年的殖民,甚至发生了“香蕉大屠杀”。那一夜,两百节装有三千具尸体的火车倒进了大海;那一夜,唯一幸存者阿尔卡迪尔迪奥成了唯一知道真相,却被世界孤立、永远走不出那个黑夜的一个人。

“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会被蚂蚁吃掉。”梅尔基亚德斯留下的羊皮卷,成了宣判每个人命运的卷轴。正如他所言,老何塞被绑在树下进去谵妄状态下死去,而真正的爱情结晶,五代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和六代奥雷里亚诺的孩子,在最后也印证了那个诅咒——长有一条猪尾巴。这似乎是作者马尔克斯的讽刺,真正相爱的人生出的孩子一定会有猪尾巴。

名著为何不朽?一个民族的存亡之道到底是什么?翻看名著,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一生所追求的爱情亲情个人价值;翻看名著,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历史。孤独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发生过,侵略殖民在中华大地上发生过,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布恩迪亚家族的一员”、每一片土地都是“拉丁美洲”,而这些正是我们读名著的意义,也是作者书写的意义!

所以说《百年孤独》到底是谁的孤独?是后辈们一遍一遍重复祖先们犯过的错误,是马孔多小镇每个人命运兴衰的孤独,又或是我们这些看客不走进不体会不了解的孤独,而这些正是拉丁美洲的孤独,一个历经涂炭又无人问津的孤独。而马尔克斯也在书的结尾发出了最后的悲鸣:

“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丁璨


返回列表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条
下一篇:
夏声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