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赵政:承师匠心 扎根沃土

发布时间:2025-10-13 阅读量:

这段师徒缘分,于我而言,是一场从技艺入门、向匠心深耕的成长修行。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师傅的教导从不在肃穆的会议室里,而在沾满泥土的田间地头。他就像一本被岁月浸润的“活态工作手册”,农场的每一寸土地有怎样的脾性,每一种作物在何时需要何种照料,他都了然于心。

是他手把手教我蹲在田埂间判断土壤的干湿与肥力,教我透过叶片上细微的斑点、卷曲的纹路,洞察病虫害悄然降临的先兆。也是他让我真正明白,农业从不是简单重复的播种与收获,它需要人静下心来与土地对话,用敏锐的观察捕捉自然的信号——这些融入实践的“活学问”,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更鲜活、更深刻。

比技艺更让我敬佩的,是师傅的为人。他话不多,却总用行动诠释着责任: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已走在沾满露水的巡田路上,弯腰查看每一株幼苗的长势;正午太阳最烈时,他依旧和大家一起在田里劳作,汗水浸湿了衣衫也不停歇。他那双布满老茧、指节粗糙的手,握过锄头、扶过秧苗、捻过麦穗,每一道纹路里都写满了对这片土地的忠诚与热爱。

“地不欺人,你付出多少,它就回报多少。”师傅常说的这句朴实话语,像一颗种子埋进我心里,让我读懂了农业工作者最本真的诚信——对土地坦诚,对作物负责,便是对这份事业最大的敬畏。从他身上,我学到的不只是侍弄庄稼的技术,更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匠人精神,是作为新农人该有的坚守与担当。

这场“师徒结对”,于我而言早已不只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座连接农场过往与未来的桥梁。当我接过师傅递来的农具,接过他口中“土地的学问”,实则接过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是大新农场几代人沉淀下的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精神火种。

展望未来的路,我会始终以师傅为榜样,把他教给我的知识化作脚下的力量,把他传递的精神融入每一次耕作。我愿像一株庄稼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沃土上,与农场同成长、共奋进,用每一滴汗水浇灌属于我们的收获,为这份热爱的事业,倾注自己全部的青春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