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姜聪聪:农时

发布时间:2025-11-13 阅读量:


适逢大新农场水稻收割,我被抽调到计量组,协助完成收割工作。来到农场,放眼望去,目之所及皆是稻田,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丰收的喜悦油然而生。

因一点小意外,收割工作推迟了两天。两天的等待中,我时不时的问,“今天收割机来吗?收吗?”“已经来了两辆收割机了,怎么还不收?”……农场老员工打趣道:“新来的小同志,这么着急表现呀。呵呵,这个不能急,收割机要全部到位才能收。”听了这话,我尴尬的笑了笑。我想,我的着急不是为了工作上的表现,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那刻在骨子里的对农时的紧迫感。

小的时候,每到农忙,父亲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农忙站一站,闲时少顿饭”。已经到收割时候了,在大新农场“站”了两天,心里不自觉的就开始焦急了。望着金黄的稻田,思绪渐渐的回到了小时候的农忙时节。那时没有现在的大型机械,收割基本都靠人工。每到农忙,家家户户都是全家老小齐上阵,紧着晴好的天气抢收粮食。那时候稻子(或麦子)要用镰刀一下一下割,割完捆成捆,运到场上(空旷的平地)再铺开,用拖拉机压了脱穗。然后把秸秆挑了装车,场上留粮食晾晒,干了以后再扬灰除尘,装袋入仓。大人们热火朝天的干,我们小孩子就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地里帮忙打捆,再背到地头装车,有时也会拿起镰刀学着大人的样子割起稻子来;在场上帮忙翻晒、装粮食;在家帮忙做饭,送饭。邻里之间也会相互帮忙,先忙完的会帮忙还没忙完的人家,虽然累,但大家在一起干活也很欢乐。田间地头晒谷场,也是孩子们的游乐场,纵情天地间,肆意撒欢,那样的时光,也只能在记忆中找寻。

时光荏苒,一晃已经十几年没有再到踏入过田里了,但对于农时,却是一刻也未曾忘记。清明时节,会想着该种豆子了吧;端午前后,会念叨麦子该收了吧,水稻快插秧了;霜降过后,会惦记老家应该快收稻子了。遇上异常的阴雨天,会不自觉的想会不会影响收成……这些春种秋收的时节,已然深深的烙印在记忆深处。

这广袤的土地上,有着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敬畏自然,遵循农时,是每一个农村人的血脉传承。我们热爱土地,这土地,也会给我们最丰饶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