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考被河南省郑州市的一所大学录取,9月初开学,我和妻决定自驾车送儿子去学校。收拾好行李,一家三口下午出发,沿着连霍高速驾车一路向西,算上在高速服务区休息的时间,七个多小时的行程。到达郑州市预订好的学校附近的酒店,已是次日凌晨一点多,天气正下着雨。酒店的环境条件一般,简单办理了入住手续后洗漱休息。
醒来后已近中午,午饭喝了当地的羊肉汤,浓浓的乳白色汤汁伴着葱油饼,饱腹又解馋。雨一直在下,比刚到达的时候更大了些。因为提前了一两天,儿子咨询了学校的报到处,说可以提前去学校。学校坐落在郑州市中原区莲花街,是河南省一所历史悠久的公办高校。因为是陌生的环境,又是在雨中驾车,只好摸索着找到学校的地址慢慢的沿着校内道路行进。经过校内工作人员的指引和儿子用校园地图的“双向导航”,才找到儿子宿舍楼C区域。
虽然是雨天,有好多新生和家长都已经到达,儿子是住的是学校统一安排的四个床位的宿舍,我们把他的行李从车上搬了进来,收拾好了床铺后,在校园里转了转。雨中,校园里满是青春的喧嚣,道路上满是拖着行李箱的学生和家长,高年级的学生志愿者穿着橙红色的马甲,冒着雨举着“粮油食品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的牌子,声音清亮的指引着方向。
经过学校的南门(也是正门),远远看见“河南工业大学”六个鎏金大字嵌在校门的门楣上,背面“明德 求是 拓新 笃行”八个字的校训,警醒这些莘莘学子们在这座学府里守住初心,深耕不辍。校园正门对着图书馆,儿子指着图书馆说:“这个图书馆很大,听说有很多藏书,有十几层,这里就是以后我要经常来的地方。”语气里的笃定,让我想起他在高三深夜趴在书桌上刷题时,台灯下的影子也是这样的专注,那时他就说要考去远方的城市,如今竟然在这莲花开处,找到了梦想的方向。图书馆后面有一片湖叫莲湖,湖面长满了莲叶,我们藏在心底的牵挂,也伴随着这些莲叶,在儿子求学的这些岁月里,在这时光中静静的绽放。
晚上一家三口在学校食堂“知味餐厅”吃饭,儿子主动点了一份河南烩面,笑着说:“以后要习惯吃河南的味道了,还好。”我看着他大口吃面的样子,忽然鼻子发酸——从前在家,他妈妈总是问他吃什么变着花样的做给他吃,如今却要在这异乡的城市,坦然去接受陌生的味道,学着适应异乡的口味,在这新的环境里找寻喜欢的食物;从前他晚上从学校学习回来后写作业,他妈妈总要给他送杯牛奶,做点吃的,如今他要自己记得定闹钟,自己安排作息,自己照顾自己……
陪儿子在这里的几天都是雨天,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在校园里走走。在我的印象里,儿子总是那个长不大的酷爱玩游戏的小屁孩,如今这个淘气的小屁孩瞬间在风雨里已经成长为一米八的小伙子,已经成长能为他爸爸妈妈撑伞挡雨的小男子汉。
周日早上回程连云港,我们起得早,没让儿子送,当车驶出校园时,又回头看了一眼莲花街河南工业大学的校门,因为在这异乡的城市,我们的心里又多了一份牵挂。车上了高速,渐渐驶离郑州,窗外的风景不断后退,就像那些匆匆而过的岁月。
梦想不会因为岁月而改变,我们将要做的,就是站在他的身后,像那莲湖莲花池里的淤泥,默默托举着他,等着他满带着收获的喜悦归来。想起这样的一段话:“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让孩子离开自己后,仍能勇敢前行,展翅高飞。真正的爱,不是永远为孩子遮风挡雨,而是教会他在风雨中挺直脊梁,不是替他扫清障碍,而是赋予他披荆斩棘的勇气。唯有培养独立的人格与个性,才能让他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自信从容的走出自己的辽阔”。
乘风的少年,带着对梦想的执着,带着我们的期盼,在这莲花开处,梦想伴随着青春,沿着校园的满径荷香,向着远方启航。(杨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