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盐滩藏童趣 故土寄深情

发布时间:2025-11-13 阅读量:

黄海之滨的风,总带着咸涩的气息,吹过我记忆里的徐圩镇。这片不大却满是烟火气的土地,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是徐圩盐场的根,更是我心头最柔软的牵挂。从徐圩小学的琅琅书声,到东陬山的野趣时光,从盐滩上的追逐嬉戏,到街坊邻里的温情暖意,那些细碎的片段,早已在岁月里沉淀成最珍贵的回忆。

校园时光:喧闹里的童年印记

我在徐圩小学读完了整个童年,那两平房的校舍,是我最熟悉的模样。校园里,杨佃池烈士的雕像静静伫立课间的校园热闹非凡,我们总爱围在操场的空地上打弹珠,眯着眼睛瞄准,看着玻璃弹珠在泥土里滚动、碰撞,赢了的人揣着满兜“战利品”,笑得合不拢嘴;或是几个人凑在一起玩纸牌,比大小、甩炸弹,最刺激的莫过于“骑马打仗”,个子高的同学“马”,背着小伙伴在操场上奔跑追逐,躲闪、冲刺,偶尔摔倒在草地上,也只是拍拍尘土,爬起来继续打闹,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乐此不疲。那时候的零花钱,最多不过一块钱,揣在兜里能高兴一整天。放学路上,总会钻进路边的小店,要么买一包香脆的方便面,捏碎了和小伙伴分着吃,要么挑几串油滋滋的辣条,辣得直咧嘴却笑得开怀。偶尔还会偷偷攒下两三块钱,趁父母不注意,溜进街上的街机游戏室,买几枚游戏币,盯着屏幕里的画面按键操作,耳边是此起彼伏的音效和呐喊声,玩得忘乎所以

盐滩野趣:自然里的撒欢时光

课余时光,是和小伙伴们撒欢的天堂。盐场的角落里,总能撞见意外的惊喜——胖乎乎的刺猬蜷成一团,见人靠近就缩得更紧;黄鼠狼拖着长长的尾巴,飞快地钻进盐堆旁的草丛;野兔子蹦蹦跳跳地掠过盐滩,一眨眼就没了踪影,我们追着它们跑,却总也追不上。我们总爱往南面的东陬山跑,那一二百米高的小山,算不上巍峨,却藏着数不尽的乐趣。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山坡上发现了几株野生西瓜,拳头大小,带着青涩的甜,几个人围着,你一口我一口,吃得满脸汁水。山脚下,就是圩下一块块方格盐滩,像大地铺展开的棋盘,盐工们在里面劳作,身影在阳光下被拉得很长。我们还总爱爬那些堆积如山的盐山,赤着脚踩在乌黑的隔盐层上,暖融融的,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爬到顶端眺望,整片盐滩尽收眼底,风里都是盐的清香。盐场的土地上,长着一种叫毛英的植物,胖乎乎的茎秆,剥开外皮是软糯的果肉,老辈人说吃了对肾好,还能充饥止渴。时常于春天在野地采摘,一口咬下去,清甜的滋味在嘴里散开,那是童年独有的零食味道。

河海记忆:水波里的清凉与期盼

徐圩镇的河,是童年最清凉的慰藉。西面的烧香河,岸边堆着高高的土堆,炎热的夏天我们就偷偷溜到浅水区玩水。我不会游泳,只敢在岸边踩着细软的泥沙,看小伙伴们追逐打闹,溅起一身水花。东面的长河蜿蜒向远,过了河就是盐场的一个个工区,平房整齐排列,那是盐工们的家。五年级时,我终于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一到周末,就和小伙伴们骑着车,沿着圩下工区的路一路向东,直奔黄海。等退潮后,海滩上满是宝藏,我们弯腰捡五彩的贝壳,在礁石上敲新鲜的海蛎子,咸腥的海风里,全是我们的欢声笑语。最难忘的一次,我在礁石缝里捡到了几枚海鸥蛋,小心翼翼地捧回家,偷偷放在抽屉里,幻想着有一天能孵出海鸥来,那份天真的期盼,至今想起仍觉得温暖。

烟火人间:邻里间的温情岁月

母亲是精盐场的工人,她的手掌不像父亲那般粗糙,却也带着淡淡的盐渍。我最期待的,就是她下班回家时,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吸铁石,那小小的铁块能吸起铁钉、回形针,在我手里仿佛有魔力,能玩上大半天。镇上的人情味儿,藏在每一个日常里。街坊邻居大多认识,谁家有红白喜事,总会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办酒席的时候,不是去龙凤居,就是去万顺酒家,大人们举杯畅谈,孩子们在一旁追逐嬉戏,饭菜的香味混着欢声笑语,飘满整条街巷。记得有一次,中午和父母从外婆家(方南工区圩下)回来,路过一户大爷家,正巧看到他家的狗咬死了邻居家的大鹅。大爷怕担责任,拉着我们说:“把这大鹅带回家烧着吃,别声张。”那是我第一次吃大鹅,肉质鲜嫩,至今想起,除了美味,更记得那份邻里间的烟火气。盐场的热闹,总在那些特殊的日子里。每当有外地的马戏团或歌舞演出赶来,镇上就像过节一样。我们早早搬着小板凳去占位置,看着台上的杂技表演、歌舞节目,看得目不转睛。演出场地旁,总会有炸爆米花的摊子,“嘭”的一声巨响,白花花的爆米花就涌了出来,带着甜香,我们挤在人群里,攥着零花钱,盼着能买上一袋。闲暇时,我们还会去老年俱乐部,要么和老爷爷们一起下象棋、玩扑克牌,要么在院子里爬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光影斑驳,日子慢得像老电影。

故土新颜:记忆里的根与前行的力量

时光匆匆,时代的浪潮改变了徐圩的模样。盐场不再产盐,那些熟悉的平房被拆迁,盐滩变成了新区的厂房,东陬山依旧矗立,却少了我们追逐的身影,街机游戏室、老年俱乐部也渐渐没了踪迹,连那些常见的刺猬、野兔,也难再寻觅。我也从懵懂孩童,成为悦升公司的一员,母亲早已退休,那些关于盐场的记忆,却愈发清晰。如今再踏上这片热土,熟悉的建筑早已变为断壁残垣,可记忆里的咸涩海风却从未远去。杨佃池烈士雕像的模样,课间打弹珠、骑马打仗的喧闹,街机前的偷偷欢愉,野生西瓜的清甜,海鸥蛋的期盼,毛英的软糯,还有大鹅肉的鲜香,都深深镌刻在我的心里。徐圩镇,是我童年的乐园,是我精神的根脉,它孕育的勤劳与温情,早已融入我的血脉,指引着我在新的岗位上踏实前行。这片土地,藏着我最珍贵的童年,住着我最深的牵挂。无论时光如何变迁,记忆中的徐圩镇,永远是那个充满童趣、满是人情味儿的故土,温暖着我往后的每一段旅程。(刘明数)